猫呕吐,有生理性呕吐和病理性呕吐两种。生理性呕吐常因贪食、过食喜欢的食物,或过食青草、蔬菜等青绿饲料引起;病理性呕吐见于各种疾病(如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过程中,多种理化刺激(如刺激性药物、食入各种异物等)或舔毛后在胃内形成毛团等也可引起。
1、针法:
水针术也称穴位注射,它是将某些中西药注射液注人穴位或患部痛点、肌肉起止点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应用毫针按一定的深度刺入白针穴位,施以一定刺激借以调整机体功能活动,治疗动物病证的一种方法,称为白针术。操作方法,多采用缓刺法,即术者以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以中指、无名指抵住针体,帮助进针。进针时,根据穴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押手法。一般先针至皮下,然后调整好针刺角度,捻转进针达到所需深度,并施以补泻方法使动物出现得气反应。进针后,一般需留针10~3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每隔3~5分钟可行针1次,以加激强度。退针时,可用右手拇、食指夹持针体,同时用左手拇指按压穴位部皮肤,采用捻转法或抽拔法出针。
2、取穴
脾俞:
[定位]倒数第二肋间的髂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解剖]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十一肋间背侧动、静脉和肋间神经分布。
[针法]毫针向脊柱方向刺入1~1.5厘米。
[主治]脾胃虚弱,便秘,泄泻。
后三里:
[定位]小腿外侧上部,髌骨下2厘米的肌沟内,左右肢各一穴。
[解剖]刺入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和腓神经分布。
[针法]毫针直刺1.5~2厘米。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后肢麻痹。
脊中:
[定位]第十一、第十二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刺入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棘间肌,有肋间背侧动、静脉和肋间神经背支分布。
[针法]毫针直刺0.5~1厘米。(主治]泄泻,消化不良。
素膠:
[定位]鼻尖上,一穴。
[解剖]刺入鼻翼软骨,有鼻背动、静脉和眶下神经的上唇支分布。
[针法]毫针或三棱针点刺。
[主治]呼吸微弱,虚脱。
前三里:
[定位]前臂上1/4处,腕外侧屈肌与第五指伸肌之间的肌沟中,左右肢各一穴。
[解剖]刺入腕桡侧伸肌与指总伸肌之间,有前臂浅前动、静脉分支、头静脉和桡神经分布。
[针法]毫针直刺1~1.5厘米,或艾灸。
[主治]前肢疼痛、麻痹,肠痉挛。
后海:
[定位]尾根与肛门间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刺入肛门外括约肌与直肠尾骨肌之间的疏松组织内,有直肠后动、静脉和直肠后神经分布。
[针法]毫针稍向前上方刺入3~5厘米。
[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阳痿。
3、治疗:用白针、水针,配合药物和胃止呕。
白针脾俞、后三里为主穴,脊中、素醪、前三里等为配穴。
水针后三里或后海穴,注射5%葡萄糖溶液1~2毫升。
配合用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呕吐,针对原发病给予适当的药物。若胃内毛球过大,不能吐出时,可灌服液状石蜡5~10毫升,以使其慢慢排出。必要时手术取出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