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灰鲸的形态特征和种群动态

  灰鲸(学名:Eschrichtius robustus),隶属于鲸目须鲸亚目灰鲸科,体围比须鲸科的种类大,但比露脊鲸小;它的成体长10至15米(雌鲸略大于雄鲸),最大体重超过35吨。体形呈纺锤状,躯干粗胖,在鳍肢附近最粗,向尾部逐渐变细。

灰鲸的形态特征和种群动态

  形态特征

  灰鲸体长在10-15米之间,体重达30多吨。全身灰色、暗灰色或蓝灰色,有白色斑点,因此得名,也有人称它是“灰色的岩岸游泳者”,腹面的颜色较淡。身体后部的皮肤上凹凸不平,主要是被岩石或砂擦伤以及藤壶等寄生动物附着后留下的伤疤所形成的赖皮状皮肤。它的眼睛为卵圆形,位于口角的后面,比其他须鲸类的眼睛的位置靠上,上眼睑略长。耳孔较大,可以插入一枝铅笔,位于眼睛与鳍肢的基部之间。鲸须为淡黄色、每侧大约为140-180枚,长度为40-50厘米。须板较厚,须毛粗糙,整个须板给人以沉重的感觉。它头上的毛也较其他须鲸类多,排列不太规则,上、下颌的前端最多,毛的基部不形成瘤状隆起。舌狭而厚,前端灰色,其余部分为粉红色。鳍肢上有4指,缺少第一指。

  它的体形粗胖,尤其是鳍肢的附近最粗,然后由此向尾部逐渐变细。头部与体长相比较小。虽然没有背鳍,但也露出背脊,并可见到尾部背面有8-15个小的驼峰状隆起。鳍肢宽厚,前缘凹凸不平,尾鳍的大小中等。胸腹部有2-4条纵沟,沟的前后长度达1.5米,但没有褶沟。有人认为褶沟的作用是当动物呼吸时有助于胸腔的扩大或缩小,摄食的时候可以增大口腔的容量,而灰鲸是现有须鲸中最原始的浅水类型,所以褶沟尚不如其他须鲸那么发达。喷气孔有2个,位于吻部最高处的稍后方,2个孔的前端的距离较近,大约为7厘米,后端的距离稍远,大约为21厘米,略成“V”字形,喷气孔前后的长度约为20厘米。它喷出的雾柱又矮又粗,上面很平,彼此靠得很近,所以从后面看是挨得很近的两条雾柱,从侧面看上去就象只有一条雾柱一样。

  种群动态

  基因研究和差别恢复模式显示,灰鲸的西北太平洋亚群独立于东太平洋亚群,前者被列为极危物种。

  无论太平洋东部还是西部的灰鲸,在史前时代都有被巨牙鲨猎杀的纪录。20世纪初期,沿海土著捕鲸数降至较低水平,兴起的商业捕鲸造成的类资源消耗,严重削弱了传统的渔猎经济。19世纪中叶,潟湖育种区的商业捕鲸活动导致东太平洋灰鲸锐减,1855~1865年,十年高峰捕鲸期,每年捕获量约在480头。1967~1996年的调查显示,仅管有持续捕捞,东太平洋的灰鲸数量正以每年2.5%的增速恢复,1997年~1998年到达24,000-36,000头的高峰,2001~2002年,下降到15,000-22,000头,种群下降的原因解释繁多,最大可能与食物获取及环境承载力有关。西太平洋的灰鲸数量保持了过去水平,大约在100~300头左右。

  中国: 1961和1962年分别有1头灰鲸搁浅在福建晋江海滩。

  1949年~1979年间在辽宁省、山东省、广东雷州半岛和惠阳大亚湾内、以及海南省都有搁浅或发现的记录。

  2011年11月5日,福建平潭发现1头搁浅的灰鲸。

  全球: 朝鲜海域1966年间的小规模捕猎使这个种群未能得到恢复,2001年估计不到100头;东北太平洋种群也曾在1854~1865年间遭到严重捕杀,自1937年开始保护后逐渐得到恢复;据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统计,1987~1988年约有21,000头;据1997~1998年调查,估计现存种群约26,600头。

  美洲种群在20世纪初仅剩几百头,1947年起经国际协议禁止猎捕,2004年已恢复到30,000头;亚洲种群资源恢复甚是缓慢,当前数量约有200头。种群趋势稳定。